華奇化工耗巨資應對美“337調查” 結果影響深遠

2017-04-28 來源:證券日報

“337調查”被國際貿易專家認為是美國企業阻止競爭對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律途徑,而華奇華工在美國的判決結果則將直接影響到其他中國企業的訴訟成敗。


  現今,中國企業“被337調查”早已不是新鮮事。據統計,2007-2012年,中國企業遭遇美國“337調查”占其全球調查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所謂的“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款,針對一般不正當貿易和有關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進行調查和裁決。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莫世健認為,“337調查”被國際貿易專家認為是美國企業阻止競爭對手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律途徑??禆鄷嫀熓聞账_漢文曾公開對媒體表示,美國頻頻對中國發起“337調查”是因為中國近年來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斷增高,威脅到了美國本土企業的發展,美國政府寄希望于“337調查”打壓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在每年幾十起針對中國企業的337調查案件中,有一家民營企業的遭遇值得關注。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的華奇(張家港)化工有限公司(簡稱華奇化工)在其產品剛進入美國市場時即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商業秘密為由發起337調查。華奇化工截止目前已經為此付出超過“1000萬美元的應訴成本”,而這并不包括商機損失、聲譽損失等其他損失。作為一家中等規模的民營企業,華奇化工為什么要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應訴美國337調查呢?


  華奇化工董事長楊全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不是三一重工,也不是華為,這個案子如果落在三一或華為身上,1000萬美元可能沒什么。但我們背負了很大的壓力。其實這次337調查真正涉及美國市場的華奇化工相關樹脂產品不過只有區區幾噸,影響甚微。但如果我們不應訴,就會形成一個很壞的先例,讓美國人產生中國企業慣于盜竊商業秘密的先入為主的觀念;而我們如果應訴不積極導致這個案子敗了,其中涉及的一些關鍵點就會成為美國判例,對未來應訴337調查(特別是商業秘密類337調查)的中國企業非常不利,會直接影響到中國其他企業的訴訟結果?!?/span>


  離職員工成導火索

  同行起訴稱“侵犯商業秘密”

  就如許多商戰片中演的一樣,讓華奇化工陷入官司的正是其同行圣萊科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圣萊科特)。


  資料顯示,圣萊科特系全球最大輪胎用酚醛樹脂制造商美國圣萊科特國際集團(簡稱圣萊科特)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而華奇化工目前則是這一領域亞洲規模最大的生產廠商。


  實際上,華奇化工在2006年才成立,但華奇化工近年來的快速成長讓圣萊科特完全坐不住了。

  華奇化工董事長楊全海表示:“我們現在的產能是亞洲最大。為什么會對圣萊科特造成威脅呢?因為我們在中國的產品市場率占了70%,在亞洲占了30%到35%,圣萊科特在美國最大,歐洲也有一家,但我們在亞洲已經超過他了。圣萊科特在上海工廠只有1萬多噸,這個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市場威脅?!?/span>


  商場如戰場,面對華奇化工快速成長帶來的威脅,圣萊科特如坐針氈。一位徐姓員工的跳槽成為圣萊科特“阻擊”華奇化工的手中稻草。

  2008年11月26日,上海圣萊科特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向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下稱“上海經偵總隊”)報案,聲稱華奇化工通過雇傭其前員工(即上述徐姓員工),盜取其商業秘密。

  “差不多在2007年5月,我們聘請了上海圣萊科特的原廠長徐某,他之前跟圣萊科特簽了三年合同,到期以后來我們這兒。正常情況下,比較大型的企業對于掌握核心機密的員工離職都會有競業限制,像圣萊科特這種大型外資企業這方面就更加嚴格。徐某的順利離職讓我們認為這只是一次正常的跳槽。但在當年六七月份,圣萊科特雇傭私家偵探了解到徐某在華奇工作后(后來我們才知道圣萊科特竟然雇傭私家偵探調查我們),并沒有向徐某主張競業限制。如果徐某對于他們那么重要,他們的作法讓人覺得很奇怪。我現在甚至懷疑這可能是一個陰謀?!睏钊τ浾呋貞浧疬@些時仍然感到有些疑惑。


  “再者我們的項目是2005年定型,有可行性報告、審批、環評批復,當時已經有詳細的設計,徐某2007年才來,怎么會侵犯他們的商業秘密?” 楊全海表示。


  那么,徐某的“跳槽”究竟是不是一個陰謀?據徐某發來的一份書面回復函顯示,其稱:“我手上有圣萊克特的離職清單,當時的人力經理簽的名,未有任何競業限制補償等。其他離職文件,如退工單等,都齊備。只是當時圣萊科特沒有像對其他離職員工一樣進行離職面談,不過我不清楚當時圣萊科特的想法?!?/span>


  不論徐某的“跳槽”是不是一個陰謀,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圣萊科特充分利用了這一次“跳槽”,不僅使華奇化工深陷各種官司,也達到了拖延華奇化工與其競爭的目的。對于這次跳槽,楊全海感嘆到,“也許這次招人是一個重大戰略錯誤。當然,也許這是我們要與世界頂級同行競爭必須學會的‘伎倆’?!?/span>


  圣萊科特“消極”應對

  被指不尊重中國司法尊嚴

  據悉,上海經偵總隊的前述調查尚未有結論,圣萊科特就發函給世界三大主要輪胎廠商,稱華奇化工侵犯其商業秘密,已得到認可機關的確認。但經過近一年的調查,通過大量事實與技術專家鑒定,上海經偵總隊得出的結論認為,圣萊科特聲稱的華奇化工侵犯其商業秘密理由不成立,不予立案。


  然而,由于圣萊科特向下游客戶傳播華奇化工“侵犯其商業秘密”,已經實質上導致華奇化工聲譽受損。

  另一方面,公開資料顯示,圣萊科特不僅不尊重中國的司法主權和尊嚴,還公開貶損。在向上海經偵總隊報案后,圣萊科特還于2010年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簡稱上海二中院)提起民事訴訟。圣萊科特作為原告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主張權利,未積極參加訴訟,不及時提交證據,多次出現拒絕出庭的情況,導致整個訴訟程序一拖再拖。而就在中國法庭的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2012年5月21日,圣萊科特就以中國法院沒有對其在華企業上海圣萊科特指控華奇化工侵犯商業秘密的案件做出及時判決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提出“337調查”申請。圣萊科特在其向ITC提交的337調查申請書中稱,“圣萊科特積極向中國政府和法院尋求救濟,但遠無結果;”“如果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急著作出判決,將很有可能不是一個公平和公正的結果,于是我們撤回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起訴。(指圣萊科特2011年撤回起訴,但隨后又重新提起訴訟。)”


  這相當于,雙方間的訴訟在上海和美國兩地同時進行,華奇華工就此陷入另一個更大的漩渦。

  遭遇“337調查”耗費千萬美元

  中美截然相反判決書顯爭議

  圣萊科特在“337調查”申請書中訴稱,華奇化工通過接觸其上海子公司的關鍵員工獲得了與SP-1068增粘樹脂生產工藝和C

    聲明:本文系本網站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日本免费爽到高潮|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免费|精品无码AV人妻系列网站|色偷偷人人澡久久超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