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訊:近日,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消息稱,根據美國鋼鐵公司的撤訴動議,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行政法官發布初裁(第56號令),終止對華碳鋼和合金鋼“337調查”案中有關商業秘密指控的調查。預計,ITC將于30日內作出終止該項調查的最終裁決。歷時10個月,美國針對中國鋼鐵的“337調查”全部終止。關于中國鋼鐵行業在美國遭遇“337調查”全部初裁已終止的好消息傳來,讓在美投資的中資企業不禁為之歡欣鼓舞。
對于本次完勝,業內人士認為,歸功于國家、協會、企業和中美律所的多方聯動。對于今后中國企業遭受“337調查”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另外,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中國企業也可以利用“337調查”進行反制,比如,中國企業也可以起訴美國企業,甚至可以在中國提出訴訟。
歷時10個月,中國鋼鐵官司大獲全勝
所謂“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節條款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禁止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特別是保護美國知識產權人的權益不受涉嫌侵權的進口產品所侵害。
2016年4月,美國鋼鐵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調查申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碳鋼和合金鋼產品提起“337調查”,指控中國企業存在:反壟斷密謀,竊取商業秘密,以及使用虛假原產地標識。美國鋼鐵公司要求阻止所有中國制造的碳鋼和合金剛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并阻止在美國境內銷售或推銷該等鋼產品。1個月之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寶鋼、武鋼、鞍鋼、首鋼等共計39家中國鋼企正式發起“337調查”。
同年1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法官作出初裁,認定美申請人未能按照美國《反壟斷法》的要求證明其遭受壟斷行為的損害,也未能提供有關掠奪性定價行為發生的事實性證據,因此決定終止第一項調查。
而在2017年1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缺乏直接證據為由終止了第三項指控的調查,即關于“使用虛假原產地標識”調查。2月,美國鋼鐵公司發表聲明,稱正在撤回針對中國黑客竊取其高科技鋼鐵關鍵配方的訴訟,第二項調查終止。
至此,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目前已終止對三項指控的全部調查,中國鋼鐵行業在美國首次遭遇“337調查”大獲全勝。
各方聯動方能成功
本次中國鋼鐵在美能取得完勝,究其原因,是國家、協會、企業和中美律所等多方聯動結果。
針對本次“337調查”,中國商務部曾該案立案后的第二天即發文表示,美國史無前例地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337調查”,帶有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中方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中國商務部認為美方對中國鋼鐵發起的“337調查”,其申請和指控“沒有事實依據”。
為了幫助企業應訴,中國貿促會和中國國際商會等協會據理力爭,在美國商界不斷進行游說。
39家鋼企雖然受到指控不一,有的三項均涉,有的部分涉及。但這些企業能夠迅速抱團共同應對,集中注意力在一些廣泛層面上的抗辯,對于高額的訴訟費用進行協調,并分擔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查,美國的幾家律師事務所也參與其中,幫助這些企業在美國勝訴。
中國貿促會和中國國際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中美雙邊經貿關系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美開展貿易投資活動。而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后的對華貿易政策走向則成為中國企業目前關注的焦點。若特朗普兌現其競選承諾,對中國采取更為強硬的貿易政策,增加關稅并加大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公平貿易審查力度,勢必將加大對中國企業的“337調查”力度,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降低企業海外投資風險特別是赴美投資風險,有必要國家、協會、企業和律師四方聯動,共同為企業的順利“出?!北q{護航。
協助中國鋼鐵企業打官司的美國GT國際律師事務所律師戴維斯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美國法律框架下,總統也不可以做‘出格’的事情。不僅是中國企業,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內的企業在美國經商也必須遵守美國的法律。
聲明:本文系本網站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